东坡续集卷第七
书简
答参寥三首得亡
专人远来辱首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喜
慰忘味也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
略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
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其余瘴疠病
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但苦无
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参寥闻此一笑当不
复忧我也故人相知者即以此语之余人不足与道
也未会合间千万为道善爱自重
又
颖沙弥书迹巉耸可畏他日真妙总门下龙象也老
夫不复止以诗句字画期之矣老师年纪不少尚留
情诗句字画间为儿戏事耶然此回示诗超然真游
戏三昧也居闲不免时时弄笔见索书字要楷法辄
生数篇终不甚楷也秪一读了付颖师收勿示余人
也雪浪斋诗尤奇伟感激感激转海相访一叚奇事
但闻海舶遇风如在高山上坠深谷中非愚无知与
至人皆不可处胥靡遗生恐吾辈不可学若是至人
无一事冒此崄做什么千万勿萌此意颖师喜于得
预乘桴之游耳所谓无所取裁者其言不可听切切
相知之深不可不尽道其实耳自揣余生必湏相见
公但记此言非妄语也
又
净慧琳老及诸僧知因见致恳知为默祷于佛令亟
还中州甚荷至意自揣省事以来亦粗为知道者但
道心数起数为世乐所移夺恐是诸佛知其难化故
以万里之行相调伏耳少游不忧其不了此境但得
他老儿不动怀其余不足云也俞承务知为少游展
力此人不凡可喜可喜今有一书与之告专十人与
转达仍有书令儿子辈准备信物令送去俞处托求
稳当舶主附与广州何道士也见说自有斤重脚钱
数日体例甚热
答南华辩禅师五首
窜逐流离愧见方外人之旧达观一视延馆加厚洗
心归休得见祖师幸甚幸甚人来辱书具审法体佳
胜感慰兼集某到惠已二百日杜门养疴凡百粗遣
不烦留意念
又
专人远来获手教累幅具审法履佳胜感慰兼极又
蒙远致筠州书信流落羁寓每烦净众愧佩深矣承
惠及罂粟咸豆等益荷厚意泉铭模刻甚精某此凡
百如宜不烦念及未由瞻谒怀想不已热甚惟万万
为众自爱
又
所要写柳碑大是山中阙典不可不立石已辍忙挥
汗写出仍作一小记成此一事小生结缘于祖师不
浅矣荒州无一物可寄只有桄榔杖一枚木韧而坚
似可采勿笑勿笑舍弟及总师等书信领足比有义
去已发书矣张惠蒙去岁为令看船不得礼拜祖师
及衣钵甚不足今因来人令相照管一往不讶喧聒
此子多病来时告令一得力庄客送回也留住五七
日可矣
又
净人来辱书具审法体胜常深慰驰仰至此二年再
涉寒暑粗免甚病行馆僧舍皆非久居之地已置园
筑室为苟完之计方斫木陶瓦其成当在中冬也
又
近苦痔疾极无聊看书笔砚之类殆皆废也而要写
王维刘禹锡碑未有意思下笔又观二碑格力浅陋
非子厚之比也
答王商彦
凤亲戚之末未尝修问左右又方得罪屏居敢望记
及之专人远来辱笺教累幅称述过重慰劳加等幸
甚即日履兹秋暑尊体何如某仕不知止临老窜逐
罪垢增积玷污亲大足下昆仲曲敦风义万里遣人
问安否意其可忘书词雅健陈义甚高但非不肖所
称也蜀粤相望天末何时会合临书惘惘未审受任
何地来岁科诏伫闻峻擢以慰愿望未间更冀若时
自重
与程天侔七首
去岁过治下幸获接奉别后有阙上问过沐省记远
辱手教且审起居佳胜感慰兼集长笺见宠礼意过
当非衰废所宜承当伏读愧汗而已未由会见万万
以时自重
又
乏人写公状幸恕简略示谕固合如命但罪废闲冷
众所鄙远决无响应之理近发书多不答未欲频渎
也幸矜炤
又
至后福履增胜辱访不果见悚怍无量宠惠羊酒纸
茗极荷厚意答谢稽缓不罪不罪
又
适辱访别岂胜怅仰晚来起居佳胜为饯蔡守遂不
得诣违尚丐珍练
又
少事千烦过河源日告伸意仙尉差一人椑木匠作
头王皋暂到郡外令计料数间屋材惟速为妙为家
私纷冗不及写书千万勿罪幸甚
又
江君访别本欲作书醉熟手软不能多书独遣此纸
而已老拙慕道空能诵楞严之语而实无所见贤者
得之便能发明如此诵语精妙过辱开示感怍无已
龙眼晚实愈佳特蒙分惠感怍之至钱数封呈烦聒
增悚
又
白鹤峰新居成当徔天侔求数色果木太大则难活
太小则老人不能待当酌中者又湏土碪稍大不伤
根者为佳不罪不罪
与程正辅提刑二十四首
近闻使旆少留番禺方欲上问侯长官来伏承传诲
意旨甚厚感怍深矣比日履兹新春起居佳胜知车
骑不久东按傥获一见慰幸可量未间伏冀以时自
重又
窜逐海上诸况可知闻老兄来颇有佳思昔人以三
十年为一世今吾老兄弟不相徔四十二年矣念此
令人凄断不知兄果能为弟一来否然亦有少拜闻
某获谴至重自到此旬日便杜门自屏虽本郡守亦
不往拜其辱良以近臣得罪省躬念咎不得不尔老
兄到此恐亦不敢出迎若以骨肉之爱不责末礼而
屈临之余生之幸非所敢望也其余区区殆非纸墨
所能尽惟千万照悉而已德孺懿叔久不闻耗想频
得安问八郎九郎亦然令子几人侍行若巡按必同
行因得一见又幸舍弟近得书云在湖口见令子新
妇亦具道尊意感服不可言
又
专人至承赐教累幅感慰兼极比日履兹春阳尊体
佳胜知春夏间方按行此邦岂胜系望韶州风物甚
美园亭德孺所治殊不知有可与为乐者否未披奉
间更冀若时保练
又
老兄近日酒量如何弟终曰把盏积计不过五银盏
耳然近得一酿法绝奇色香味皆疑于官法矣使旆
来此有期当预酝也向在中山创作松醪有一赋闲
录呈以发一笑
又
数日闻使旆来此喜慰不可言方欲遣人奉状遽捧
手教感慰兼至比日涉履风涛起居佳胜旦夕瞻奉
并陈区区
又
某深欲出迎郊外业已杜门知兄知爱之深必不责
此然愧悚甚矣专令小儿走舟次也知十秀才侍行
喜得会见不及别奉书
又
昨日辱承款语倾尽感慰深矣经宿起居佳胜所贶
皆珍奇物意两重敢不拜赐少顷面谢
又
谪居穷寂谁复顾者兄不惜数舍之劳以成十日之
会惟此恩意如何可忘别后不免数日牢落切惟尊
怀亦怅然也但凝望沛泽北归得复会见尔到广少
留否比日起居何如某到家无恙不烦念及未参俟
间万万若时自重
又
河源事上下缪悠而已有一信罨并书欲附至子由
处辄以上干然不湏专差人但与寻便附达或转托
洪吉间相识达之其中乃是子由生日香合等它是
二月二十日生得前此到为佳也不罪不罪
又
两甥相聚多日备见孝义之诚深慰所望未暇别书
悉之悉之儿子适令干少事未及拜状辄已和得白
水山诗录呈为笑并乱做得香积数句同附上前本
并纳去哑字辄用桠字盖攀例也呵呵
又
近检法行奉书未达间伏蒙赐教并寄惠柑子此中
虽有然似此佳者即不识也十有二坏耳谨如教略
尝不多啖也比日还府以来起居佳胜某与儿子如
霸昨不烦念及大郎三郎有近耗未岁暮无缘会合惟
冀若时珍练
又
和示香积诗真得渊明体也某喜用陶韵作诗盖有
四五十首不知老兄要录何者待稍闲编成一轴附
上也只告不示人耳桥钱必不足用学钱且告老兄
留取切告切告前所问者已得实状本州必已申去
盖亦只止是矣
又
近乡僧法舟行奉书必达惠州急足还辱手教且审
起居佳胜感慰兼集宠示诗域醉乡二首格力益清
妙深欲继作不惟高韵难攀又子由及诸相识皆有
书痛戒作诗其言切甚不可不遵用空被来
贶但惭汗而已兄欲写陶体诗不敢奉违今写在扬
州日二十首寄上亦乞不示人也未由会合日听除
音而已余惟万万若时自重
又
承服温胃药旧疾失去伏惟庆慰反复寻究此至言
也拙恙亦当服温平行气药耳德孺书信已领尚未
闻所授岂当到阙乎兄亦归觐耳何用更求外补惠
正及佳面感怍适有河源乾菌少许并香篆一枚颇大
谩纳去作笑有肉俊容因便寄示少许无即已也侯
晋叔实佳士颇有文采气节恐兄不久归阙此人疑
不当遗也故略为记之不罪
又
少恳冒闻向所见海会长老甚不易得院子亦渐兴
葺已建法堂甚宏壮某亦助施三千𦈏足令起寝堂
岁终当圆备也院旁有一陂诘曲群山间长一里有
余意欲买此陂稍加葺筑作一放生池
囊中已罄辄欲缘化老兄及子由各出十五千足某
亦竭力共成此一事所活鳞介岁有万数矣老大没
用处犹欲作少有为功德不知兄意如何可便乞附
至不罪不罪
又
此中鱼湖之利下塘常为启闭之所岁终竭泽而取
略无脱者今若作放生池但牢筑下塘永不开江水
涨冒即听其自在出入则所活不赀矣
又
广州多松脂闳甫尝买用桑皮灰炼得甚精因话告
求数斤仍告正辅与买生者十斤因便寄示舶上硫
黄如不难得亦告为买通明者数斤欲以合药散铁
炉遨可作时罗夹子者亦告为致一副史饮者三物
皆此中无有不罪
又
某前者留博罗一日再见邓道士所闻别无异者方
欲邀来郡中款问也续寄丹砂已领感愧之极某于
逆大丹未明了直欲以此砂试煮炼万一伏火亦恐成
药耳成否当续布闻比日得七哥书递中已附谢也
六郎十郎各计安未及别书所要书字墨竹固不惜
徐寄去也外曾祖遗事录呈
又
蜜极佳荔枝蒙颁赐谨附谢恳苏州钱倅差一般家
人又借惠力院一行者契顺与宜兴通问万里劳人
甚愧其意因令附此书或略赐照管幸甚卒子与借
请少许幸甚幸甚
又
忽复残腊会合无缘不能无天末流离之念也急足
回辱书具审尊体康胜仍示佳语五章字字新奇叹
咏不已老嫂奄隔更此徂岁想加凄断然终无益惟
日远日忘为得理也某近苦痔殊无聊杜门谢客兀
然坐忘尔新春为国自爱早膺北归殊宠
又
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未话妙理
达观但譬如元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知
之免忧诗屡欲和韵崄又已更老手五赓殆难措辞
也亦苦痔无情思耳惠黄雀感愧感愧子由一书告
蚤入皮筒幸甚幸甚
又
河南兄弟已归左右想哀慕之极切希为亲自宽也
近有慰疏未暇别纸
又
残腊只数日感念聚散不能无异乡之叹不审兄诸
况何如子舍到否新年不获奉觞惟祝早膺召命未
间更乞为时自重
又
人来辱书伏蒙履兹新春起居佳胜至孝通直已还
左右感慰良深且闻有北辕之耗尤副卑望咏史等
诗高绝每篇乃是一论屈滞它作绝句也前后惠诗
皆未和非敢懒也盖子由近有书深戒作诗其言切
至当焚砚弃笔不但作而不出也不忍违其忧爱之
意所以遂不作一字惟深察吾兄近诗益工孟德有
言老而能学惟余与袁伯业此事不独今人不能古
人亦自少也未拜命间频示数字慰此牢落余惟万
万为时自重
与广东提举萧大夫二首
春和切惟起居佳胜某罪谴得托迹麾下幸甚到惠
即欲上问杜门省咎人事俱废以故后时想不深讶
未缘瞻奉伏冀为时自重
又
伏审使旆巡按至惠得遂际见何幸如之某始寓僧
舍凡百不便近因正辅至郡许假馆行衙不及面禀
辄已迁入悚侧不已想仁爱顾恤不深讶也
答王敏仲四首
再辱手教感戴深矣仍审比日台候康胜至慰至慰
某凡百如昨新居旦夕毕工即迁入长子迈自浙中
般挈由循州径路来闰月可至此渐似无事可以却
扫安居矣新政岂弟已穆然岭海间矣更蒙下访粗
识仁人之用心也欣慰之极未缘面尽临纸惋结
又
浮玉闻遂化去殊不知异事可闻其略乎其母今安
在谤者之言何足信也丹元事亦告尽录示决不示
人也起居之语未晓亦告指示近颇觉养生事绝不
用求新奇惟老生常谈便是妙诀咽真纳息真丹头
仍湏用寻常所闻般运溯流法令积久透彻乃效也
孟子曰事在易而求诸难道在迩而求诸远董生云
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又
春候清穆切惟抚驭多暇起居百福甘雨应期远迩
滋洽助喜慰也某凡百粗适迁新居已浃日小窗疏
篱颇有幽趣贱累亦不久到矣未期瞻奉万万为国
自重
又
两蒙赐教感慰深至曾因周循州行奉状想已尘览
即日台候何如越人事嬉游盛于春时高怀俯就想
复与众同之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莫缘陪后乘西
望增慨
与范纯夫
某谓居瘴乡惟静绝欲念为万全之良药公久已尔
不在多祝也子由极安常燕坐胎息而已有一书附
纳长子迈自宜兴挈两房来
近往迎之得耗旦夕到此某见独守舍耳次
许下子由长子名迟者官满来筠省觐亦不久到
要知六妇与二孙并安健过去日留一书并数品药
在此今附何秀才去如闻公目疾尚未平幸勿过服
凉药暗室瞑坐数息药功何缘及此两承惠锡器极
荷重意丹霞观张天师遗迹傥有良药异事乎令子
不及别书侍奉外多慰子功之丧忽
何诸子想各已之官某孙妇甚长旦夕到此矣
与萧朝奉
近得见令兄提举稍闻动止之详为慰少事辄冒闻
幸恕率易儿子迈般挈数房贱累自处易小舟由龙
南江至方口出陆至循州下水到惠贱官重累敢望
矜恤特为于郡中诸公醵借白直数十人送至方口
计未远出州界切望垂念已于循州擘画得数十人
至方口迎之也流落困苦想加愍察
答玉庄叔二首
远辱教书具道三十年前都下与先人往还伏读感
涕仁人念旧手简见及足矣书辞累幅礼意庄重此
何过也伏审斩焉在疚哀慕之余起居如宜某罪废
远屏有玷知识重蒙奖饰衰朽增光会合未期尚冀
节哀自重
又
某多病杜门人事都绝懒习己成笔砚殆废承长笺
宠贶裁谢苟简愧负深矣黄茆海瘴正作于秋蒸暑
麾汗不能尽意恕之
与循守周文之二首
近日屡获教音及林增城至又得闻动止之详并深
感慰挑荔米酒诸信皆达矣荷佩厚眷难以尽喻今
岁荔子不熟土产早者既酸且少而增城晚者不至
方有空寓岭表之叹忽信使至坐有五客人食百枚
饱外又以归遗皆云其香如练家紫但差小耳二广
未尝有此异哉又使人健行八百枚无一损者此尤
异也林令奇士幸此少留公所与者故自不凡也蒸
暑异常万万以时珍啬
又
郑君知其俊敏笃问学观所为诗文非止科场手叚
也人去忙作书不及相见且致此意李公弼亦再三
传语承许远访何幸如之海州穷独见人即喜况君
佳士乎林行婆当健有香与之到日告便送去也八
郎房下不幸伤悼
与封守朱朝请二首
前日蒙示所藏诸书使末学稍窥家传之秘幸甚幸
甚恕先所训尤为近古某方治此书得之颇有所开
益拜赐之重若获珠贝又重烦令子运笔益用愧悚
老朽不揆辄立训传尚未必工异日当以奉呈也新
说方炽古学崩坏言之伤心区区所欲陈未易究也
临纸慨然
又
公于春秋发明固多矣舍弟颇治此学异日相见当
出其书互相考也然此书近遭废锢尚未蒙牵复公
尚敢言及耶想当一唛
与李大夫
近奉状已达比日伏计起居佳胜旱势如此抚字之
怀想极焦劳旧见太平广记云以虎头骨缒之有龙
湫中能致雨仍湏以长绠系之雨足乃取出不尔雨
不止在徐与黄试之皆验敢以告
与周文之二首
近蒙寄示画图及新堂面势仍求榜名岭南无大寒
甚暑秋冬之交勾萌盗发春夏之际柯叶潜改四时
之运默化而人不知民居其间衣食之奉终岁一律
寡求而易安有足乐者若吏治不烦即其所安而与
之俱化岂非牧养之妙手乎文之治循已用此道故
以默化名此堂如何可用便请题榜也
又
闻公服何首乌是否此药温厚无毒李习之传正尔
爱之无炮制今人乃用枣或黑豆之类蒸熟皆损其
力仆亦服𬼘药但采得阴乾便捣罗为末枣肉或炼
暵和入臼中万杵乃丸服极有力无毒恐未得此法
故以奉白
与人
累日欲上谒竟未暇辱教承足疾未平不胜驰系足
疾惟葳灵仙牛膝二味为末蜜丸空心服必效之药
也但葳灵仙难得真者俗医所用多稿本之细者尔
其验以味极苦而色紫黑如胡黄连状且脆而不韧
折之有细尘起向明示之断处有晕俗谓之有
鸲鹆眼此数者备然后为真服之有奇验肿痛拘挛
皆可已久乃有走及奔马之效二物当等分或视腻
气虚实牛膝酒及熟水皆可下独忌茶耳犯之
不复有效若常服此即每岁收怀皂策芽之极嫩者
如造草茶法贮之以代茗饮此效屡尝目击知公疾
苦故详以奉白元素书已作稍暇诣见
与惠州都监
君南来清节干誉为有识所称皆曰此东坡弟子由
门下客也两汉之士多起于游徼卒史至公卿者多
矣愿君益广学问以期远到
与史氏太君嫂
某谪海南狼狈广州知时侄及弟流落中尤为庆乃
知三哥平生孝义廉静自守嫂贤明教诲有方天不
虚报也明日当渡大海聊致此书嫂知意而已
与林济甫二首儋耳
眉兵至承惠书具审尊体佳胜眷爱各安某与幼子
过南来余皆留惠州生事狼狈劳苦万状然胸中亦
自有翛然处也今日到海岸地名递角场明日顺风
即过矣回望乡国真在天末留书为别未间远惟
以时自重
又
某兄弟不善处世并遭远窜坟墓单外念之感涕惟
济甫以久要之契始终留意死生不忘厚德
答刘元忠
近别伏惟起居安胜短笺不尽意察之柳伯通因会
为致区区欧阳秀才阗谈道甚妙可与闲游怀思文
忠公爱其屋上乌况族子弟之佳者乎余惟万万若
时自重
答王敏仲
儿子还辱手书具审起居佳胜感慰兼极舟行至扶
胥急足示问乃知有袁州之命叹惋而已行止孰非
天者复何言哉道所照知已平适但治行忽遽亦
少劳神矣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
别遽逾年海外穷独人事断绝莫由通问舶到忽枉
教音喜慰不可言仍审起居清安眷爱各佳某与儿
子粗无病但黎蜚杂居无复人理资养所急求辄无
有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
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
道聊为一笑而已平生交旧岂复梦见怀想清游时
诵佳句以解牢落
又
合下才气秀发当为时用久矣遐荒安可淹驻想益
辅以学以昌其诗乎仆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
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耳有新作递
中示数篇乃珍惠也山川风气能清佳否孰与惠州
比此间海气蒸溽不可言引领素秋以日为岁也寄
贶佳酒岂惟海南所无殆二广未尝见也副以糖水
精面等一一感铭非眷存至厚何以得此悚怍之至
此间纸不堪复瓿来者已竭有便可寄百十枚否不
必甚佳者
又
便舟来辱书问讯既厚矣又惠近诗一轴为赐尤重
流转海外如逃深谷既无与晤语者又书籍举无有
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
友今又辱来贶清深温丽与陶柳真为三矣此道比
来几熄海北亦岂有语此者耶新春伏想起居佳胜
某与儿子亦粗遣穷困日甚亲友皆疏绝矣公独收
恤加旧此古人所难也感怍不可言惟万万以时自
爱
又
令子先辈辱书及新诗感慰弥甚笔力益进家有哲
匠矣何复下问乎老病百事皆废尤倦写书故止附
此纸不别缄也不罪不罪
又
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
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老拙亦欲为此而目昏心
疲不能自苦故乐以此告壮者尔纸茗佳惠感怍感
怍丈丈惠药米酱姜盐糖等皆已拜赐矣江君先辈
辱书深欲裁谢连写数书倦甚且为多谢不敏也
又
久不得毗陵信如闻浙中去岁不甚熟曾得家信否
彼土出药否有易致者不拘名物为寄少许此间举
无有得者即为希奇也间或有粗药以授病者入口
如神盖未尝识耳
答程天侔三首
去岁僧舍屡会当时岂知为乐今者海外无复梦见
聚散忧乐如反复手幸而此身尚健得来讯喜侍奉
清安知有爱子之戚襁褓泡幻不湏深留恋也仆离
惠州后大儿子房下亦失一男孙悲怆久之今则已
矣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
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
也近与儿子结茅屋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
不赀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
言也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
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热万万自爱
又
近得子野书甚安陆道士竟以疾不起葬于河源矣
前会岂非一梦耶仆既病倦不出然亦无与往还者
阖门面壁而已新居在军城南极湫隘粗有竹树烟
雨蒙晦真瓿坞獠洞也惠酒绝佳旧在惠州以梅酝
为冠此又远过之牢落中得一醉之适非小补也
又
新诗过蒙宠示格律深妙非浅学所能仿佛叹诵不
已老拙无以答厚意但藏之永以为好耳
与郑嘉会二首
舶人回奉状必达比日起居佳胜贵眷令子各安某
与过亦幸如昨初赁官屋数间居之既不佳又不欲
与官员相交涉近买地起屋五间一龟头在南污池
之侧茂林之下亦萧然可以杜门面壁少休也但劳
费贫窘耳此中枯寂殆非人世然居之甚安况诸史
满前甚可与语者也著书则未日与小儿编排齐整
之以湏异日归之左右也小客王介石者有士君子
之趣起屋一行介石躬其劳辱甚于家隶然无丝发
之求也顾某念之有可以照庇之者幸不惜也死罪
死罪柯仲常旧有契因见道区区
又
迈后来相见否久不得其书闻过房下卧疾正月尚
未得耗亦忧之公为取一书求琼州海舶或来人之
便封题与琼倅黄宣义托转达甚幸也见说琼州不
论时节有人船便也众妙堂记一本寄上本不欲作
适有此梦梦中语皆有妙理皆实云尔仆不更一字
也不欲隐没之又皆养生事无可酝酿者故出之
与僧隆贤二首
甚慰疏言不意宝月大师宗古老况捐众示化切惟
孝诚深至攀慕涕泗久而不忘仍承已毕大事忽复
故更岁触物感恸奈何奈何某谪居辽夐无由往奠追
想宗契之深悲怆不已惟昆仲节哀自重以副远诚
谨奉疏慰不次谨疏正月日赵郡苏某慰疏上
又
舟荣二大士远来极感至意舟又冒涉岭海尤为愧
荷也宝月塔铭本以罪废流落恐玷高风不敢辄作
而舟师哀请诚切故勉为之也海隅漂泊无复归望
追怀畴昔永望凄断
与杨济甫二首
宝月师孙来得所惠书喜知尊体佳胜眷聚各清安
至慰至慰某凡百粗遣北归未有期信命且过不烦
念及惟闻坟墓安靖非济甫风义之笃何以得此感
荷不可言舟师云当一到眉𬼘中诸事可问其详也
远祝惟若时珍重而已
又
远蒙厚惠蜀纸药物等一一如数领讫感怍之至人
行速无佳物充信谩寄腰带一条俗物增愧不罪不
罪
与元老侄孙四首
元老侄孙秀才屡得书感慰十九郎墓表本是老人
欲作今岂推辞向者犹作宝月志文况此文义当作
但以日近忧畏愈深饮食语默百虑而后动想喻此
意也若不死终当作耳近来须鬓雪白加瘦但健及
啖啜如故耳相见无期惟当勉力进道起门户为亲
荣老人僵仆海外亦不恨也
又
侄孙元老秀才久不闻问不识即日体中佳否蜀中
骨肉想不住得安信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
瘦悴不复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循惠不得书
夂矣旅况牢落不言可知又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
物艰难及泉广海舶绝不至药物酱酢等皆无厄穷
至此委命而已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然
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忧所要志文但民
数年不死便作不食言也侄孙既是东坡骨肉人所道
觑看住京凡百倍加周防切祝切祝今有书与许下
诸子又恐陈浩秀才不过许只令送与侄孙切速为
求便寄达余惟千万自重
又
侄孙近来为学何如恐不免趋时然亦湏多读书史
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乃佳勿令得一第后
所学便为弃物也海外亦粗有书籍六郎亦不废学
虽不解对义然作文极俊壮有家法二郎五郎见说
亦长进曾见他文字否侄孙宜熟看前后汉史及韩
柳文有便寄近文一两首来慰海外老人意也
又
赵先辈儋人此中凡百可问而知也乡里出百药煎
如收得可寄一二斤赵还时可附也无即已
与范元长八首
某慰疏言不意凶变先公内翰遽捐馆舍闻计恸绝
天之丧予一至于是生意尽矣伏惟至孝承务元长
昆仲孝诚深至追慕罔极何辜于天罹此祸酷荼毒
如昨奄易寒暑哀毁日深奈何奈何某谪籍所拘莫
由往吊永望长号此怀难谕谨奉手疏上慰不次谨疏
又
流离僵仆九死之余又闻淳夫先公倾逝痛毒之深
不可云谕久欲奉疏不遇便人又举动艰碍忧畏日
深今兹书问亦未必达且略致区区耳
又
先公已矣惟望昆仲自立不坠门户千万留意其远
者大者勿徇一至之哀致无益之毁与先公相照谁
复如某者此非苟相劝勉而已切深体此意余不敢
尽言
又
先公论往古事著述多矣想一一宝藏此岂复待鄙
言耶某当遣人致奠海外穷苦不能如意不敢作奠
文想蒙哀恕也归葬知未得请苦痛之极惟千万宽
中顺受此中百事远不及雷化百忧所集然亦强自
遣也
又
圣善郡君不及拜慰状侍次乞致区区沉香少许望
于内翰灵几焚之表末友一恸之意而已
又
孙行者至辱书承孝履如宜阖宅皆安感慰之极所
谕传初不待君言心许吾亡友久矣平生不作负心
事未死要不食言然今则不可九死之余忧畏百为
想蒙矜察不即副来意临纸哀噎海外粗闻新政有
识感涕灵几傥遂北辕乎未间千万节哀自重
又
圣善郡君承起居佳适因侍次致下悃乞为骨肉保
爱宽怀以待北归也子进诸舅曾得安信否
又
毒暑远惟孝履如宜海外相闻近事南来诸人恐有
北辕之渐而吾友翰林公独隔幽显言之痛裂忘生
矧昆仲纯笃之性感恸摧割如何可言奈何奈何老
朽一言非苟以相宽者先公清德绝识高文博学非
独今世所无古人亦罕有能兼者岂世间混混生死
流转之人哉其超然世表如千佛之所云必矣况其
平生自有表见于无穷者岂必区区较量顷刻之寿
否耶此意卓然唯昆弟深自爱得归亦勿亟遽俟秋
稍凉而行为佳某深欲一见左右赴合浦不惜数舍
之迂但再三思虑不敢尔必深察临行必预有书相
报热甚万万节哀自重
与秦少游
某己封书讫乃得移廉之命故复作此纸治装十日
可办但湏得泉人许九船即牢稳可恃余珏舟多不
堪而许见在外邑未还湏至少留待之约此二十五
六间可登舟并海岸行一日至石排相风色过渡一
日至递角场但相风难刻日尔己有书托吴君雇二
十壮夫来递角场相等但请雇下未要发来至渡海
前一两日当别遣人去报若得及见少游即大幸也
今有一书与唐君内有儿子书托渠转附去料舍弟
己行矣余非面莫究
与杨子微二首
某与尊公济甫半生阔别彼此须鬓雪白而相见无
期言之凄断尊公乃令合下万里远来海外访其生
死此乃古人难事闻之感叹不己辱书具审起居佳
安尊公己下各得安胜至慰之极轼七月中必达颍
昌矣回驭少留一湏款见余祝若时自重
又
某与舍弟流落天涯坟墓免于樵牧者尊公之赐也
承示喻感愧不可言闻井水尝竭而复溢信否见今
如何因见细喻
与范元长六首
到雷获所留书承车从盘桓此邦以湏一见而某滞
留不时至遂尔远别且不获一恸几筵之前者非爱
数舍之劳也以厄困为畏故尔此老缪之罪想矜察
比日孝履如宜否方片炎毒万万扶护哀苦劳艰如
何可言忝亲友之末不能匍匐计救已矣不复云也
独前所见委文字不敢不留意今托少游议其详余
惟节哀自重某不敢拜状郡君惟千万俯为存没宽
心自重乞呈此纸
又
某如闻有移黄之命若果尔当自横而广湏惠州骨
肉到同往计公昆仲扶护舟行当过黄又恐公自湖
南路行不由江即不过黄不知某能及公前到黄广
乎漂零江海身非己有未知归宿之地其敢必会见
之日耶惟昆仲金石乃心困而不折庶几先公之风
没而不忘也临纸哽塞言不尽意
又
过雷州奉书必达到容南知昆仲皆苦瘴痢又闻寻
已痊损不知即日如何扶护哀苦又湏勉强开解卑
心忧悬书不能尽奉嘱之意唯深察此心哀哉少游
痛哉少游遂丧此杰耶赖昆仲之力不至狼狈某日
夜前去十六七间可到梧若少留一见尤幸某到梧
当留以待惠州人至同溯贺江也速遣此人达书
又
永州人来辱书承孝履粗遣甚慰思望比谓梧州追
及又将相从溯贺已而水乾无舟遂有番禺之行遂
与公隔绝不得一拜先公及少游之灵为大恨也同
贬先逝者十人圣政日新天下归仁惟逝者不可返
如先公及少游真为冀北之空也徒存仆辈何用言
之痛陨何及某即度庾岭欲径归许昌与舍弟处必
遂一见昆仲未间惟万万强食自重
又
某忽有玉局之除可为归田之渐矣痛哲人之亡诵
殄瘁之章如何可言早收拾事迹编次著𬤥相见日
以授也处素因会多方勉之以不坠门户为急监司
无与相知者及毛君亦不识未敢发书前路问人有
可宛转为言者专在意也漂流江湖未能赴救以为
惭负有银五两与少游斋僧乞转与处素也
又
承中间郡君服药疾势不轻且喜安复侍次致恳千
万宽中保卫为请
与孙叔静三首
辱手教具审尊体佳胜甚慰驰仰拙疾亦渐平矣明
日当出诣见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又
累岁阔别不意相逢海上握手一笑岂偶然哉亟辱
专使教笔具审起居佳胜感慰兼集玉局之除已有
训词似不忘也得免湖外之行余生厚幸至英当求
人至永请告𠡠遂度岭过赣归阳羡或归颍昌老兄
弟相守过𬼘生矣乍远万万为国自重
又
久留治下辱眷待之厚既过重矣而爱念之意拳拳
不已更勤从者远至金刹自惟衰朽何以获此比来
数日思渴不已长至俯迩不克展庆此心南鹜矣令
子烦远饯不及别状惟侍外珍爱
与朱行中舍人六首
违阔滋久向往徒勤比日履兹寒凝起居佳胜承旌
驭至已即欲走谒谨奉手启上问区区
又
某谪居岁久未尝冠帻比日又苦小疖不能巾裹欲
服帽请见先令咨禀如许乃敢前诣幸不深责
又
真阳一见大慰夙昔忽遽就别怅惘可知行役纷纷
且未有便尚稽驰问专使辱书且审下车以来台候
康健感慰兼集某蒙被如昨更五六日离韶愈远左
右伏冀为国自重
又
前蒙借示新诗久矣不见斯作也然世俗识真者少
独唱谁和帐句谢民师公若不以位貌为间亦庶几
于斑斤郢斲也老拙百念灰寂独一觞一咏亦未能
忘陋句数首录寄以为一笑手启上谢恃知照不深
责也
又
某再拜般家人蒙辍借行计遂办非眷念特达何以
及此言谢不尽悚息而已
又
近因还使上问必己闻达连雨凝阴远想台候康胜
某蒙庇粗遣已达虔州少留湏水度更半月行也南
海静治有足乐者想闻妙唱自南而北也后会未期
万万若时为国自重
与欧阳晦夫
愁霖终日坐企谈晤不审尊候佳否地狱变相已跋
其后可详味之似有补于世者并字数纸纳去某所
苦已平无忧闻少游恶耗两日为之食不下然来卒
说得灭裂未足全信非久唐簿必有书来言旦夕话
别次仁人之餽固当捧领但以离海南修人争致赡
遗受之则若饕餮然所以一路俱不受若至此独拜
宠赐则见罪者必众谨令驰纳千万恕察仍寝来耗
幸甚幸甚
答陈承务二首
倾盖一笑慰喜殊深奉违信宿怀想不已亟辱手教
且喜起居佳胜已到蒙里承丈丈借差人轿孤旅获
济感幸不可言愈远万万若时自重
又
孤拙困踣言无足采足下独悦之少年敏锐所存如
此实增钦叹然此事以临利害不变为难也
答南华明老三首
衰病复还南华深欲一别祖师因见仁者遽辱专使
手书何慰如之即日履此薄寒法履佳胜曰夕离英
但江路方欲寸进不即会见企望之极惟万万为众
自重
又
流浪臭浊久矣道眼多可倾盖如旧清游累日一洗
无余幸甚幸甚专使惠手书具闻别后法体安稳为
慰久留赣上待水犹更旬日南望山门驰神杳霭更
祈若时为众保练
又
某以促装登舟冗甚作书极草草宠示四韵可谓奇
特聊答四句想一大笑也石刻已领感感潘生果作
墨否如成寄一丸伯固念亲怀归甚矣道话解之
答钱济明三首
去岁海南得所寄异士大彤清中丹一丸即时服之
下田休休焉盖数日后又得迨所赍来手书今又领
教诲及清诗数篇高妙绝俗想见谪居以来探道著
书云升川增可慕可畏可叹可贺也及录示训词诲
以所不及此曾子所谓爱人以德者敬遵用不敢忘
幸甚幸甚
又
己到处州二月十间方离此此行决往常州居住不
知郡中有屋可得以典买者否如无可居即欲往舒
州真州皆可如闻常州东门外有裴氏宅出卖
告公令一干事人与问当若果可居为问其有
几何度力所及即径往议之俟至金陵当别遣人咨
禀也若遂此事与公杖屦往还乐此余年践哀词中
始愿也张嘉父今安在想日益不止涂中见秦少游
奄忽为天下惜此人物哀痛至今闻鲁直无咎辈皆
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圣主天縀幽蔀
毕照公岂久废者惟万万宽中自厚
又
某忽又闻公有闺门之戚悲惋不已贤淑令人久同
忧患乍失内助哀毒何堪然人生此苦十人而九结
发偕老殆无而仅有也惟深照痛遣勿留胸次令子
哀疚难堪惟当勉为亲庭节减摧慕本欲作慰疏适
旅中有少纷扰灯下倦怠不能及也千万恕察某若
住常即自与公相聚若常不可居亦湏到润与程德
孺相见公若枉驾一至金山又幸也
答苏伯固三首
人至辱书承别后起居佳胜感慰深矣念亲怀旧之
心何时可以易此顾未有以为计当且少安之神明
知公心如此当自有感应非久见师是当谋之某留
处州已四十日虽得舟犹在赣外更五七日乃乘小
舫往即之劳费百端又到此长少卧病幸而皆愈仆
卒死者六人可骇住处非舒则常老病唯退为上策
子由闻已归至颍昌矣会合何日万万保啬
又
某凡百如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
过如来书所谕其他何足道三复诲语钦诵不已寄
惠钟乳及檀香大济要用乳已足剩不烦更寄也感
愧之至江晦叔已到霍子侔往太和听命三儿子皆
促装登舟未暇上状春晖亭记亦以忙未暇作少间
当为作也令子疾知减退可喜可喜
又
住计龙舒为多大盆如命取去为暑中浮爪沉李之
一快也论语说得暇当录呈源修二老行当见之并
道所谕也到虔州日往诸刹游览始见中原气象泰
然不肉而肥矣何时得与公久聚尽发所蕴相分付
耶龙舒闻有一官庄可买已托人问之若遂则一生
足食杜门矣灯下倦书不尽所怀
与钱志仲三首
两日不见渴仰兼怀切惟起居佳胜昨日水东寻幽
访古颇有所得恐欲知之药方已领感感
又
流落晚涂始获瞻奉顾遇之重有过平生幸甚幸甚
别来伏惟起居佳胜涨水遂失赣险不觉到吉皆德
庇所及其余未易一一道谢也日远后会未期岂免
怅恋
又
某去此不复滞留至安居处当缕细驰问不敢外辄
用手启恃深眷也乌丝当用写道书一篇非久纳上
恶诗不足录也事简客稀高堂清风有足乐者想时
注复见念耶吉州幕柳致与之久故知其吏干过人不
能和众多获嫌忌然其实无他也憔悴将老矣念非
大度盛德孰能收而用之试以众难必有可观者药
有毒乃能己疾马不蹄啮多拙于行惟深念才难勿
责全也若公遂成就之此子极有可采必为门下用
恃明照僭言死罪死罪
与刘器之
志仲本以乌丝栏求甘录杂诗耳某自出意欲与写
广成子解篇舟中热倦遂忘之然此意终仕也今岂
可食言哉病不能作志仲书乞封此纸去
与寇君
经宿雨凉起居佳胜昨辱迂顾稍闻余论退想忠愍
之英烈有槩乎中衰病不出无缘上谒少选解去惟
万万自重
与人二首
远枉书教存问甚厚兼审比来起居佳胜慰感兼集
寄示石刻仰佩至意何时会合少发所怀临书但有
慨叹
又
某日望归蜀耳终当过歧雍间倘徉少留以偿宿昔
之意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复久浮沉里中宜及
今为乐异时一为世故所縻求此闲适岂可复得耶
偶记旧与彭年一诗读之盖泪下也斯人有才而病
废故常多感慨可念可念聊复录此奉呈想亦为之
惘然也
与宋汉杰二首
某初仕即佐先公蒙顾遇之厚何时可忘流落阔远
不闻昆仲息耗每以惋叹辱书累幅话及畴昔良复
慨然三十余年矣如隔晨耳而前人雕丧略尽仆亦
仅能生还人世一大梦俯仰百变无足怪者唐辅令
兄今复何在未及奉书因信略道区区某只候水来
即行矣余留面尽
又
前日裁谢草略重烦问讯眷意愈厚感愧不已仍审
起居佳胜竉赐新诗词格甚美伏读慰喜但恨衰晚
无以当此嘉贶也
与胡郎仁修三首
某慰疏言不意变故奄罹艰疚伏惟孝诚深笃追慕
痛裂荼毒难堪柰何柰何比日攀号愈远摧毁何及
伏惟顺变从礼以全纯孝某未获躬诣灵帏临书哽
噎谨奉慰疏不次
又
某得彭城书知太夫人捐馆闻问哀痛不己行役无
便未果奉疏人至忽辱手书伏审攀慕之余孝履粗
遣至慰至慰某本欲居常得舍弟书促归许下甚力
今已决计溯汴至陈留陆行归许矣旦夕到仪真暂
留令迈一到常可以款见矣
又
小二娘知持服不易且得无恙伯翁一行甚安健得
翁太羽二月书及三月内许州相识书皆言一宅康安
亦得九郎书书字极长进今已到太平州相次湏一
到润州金山寺但无由至常州看小二娘有所干所
阙一一早道来万万自爱
与外生柳闳
展如外生人来得书知奉太夫人康宁新妇外孙各
无恙北归万里无足言者独不见我令妹贤妹夫此
心如割介夫何负亦早世念之痛不去心数年岂贤
隽厄会耶相见当一恸以写之兹不一一
与人二首
岭海阔绝不谓生还后得瞻奉慰幸之极比日履此
秋凉起居佳福少选到岸即遂伏谒
又
某疲病加乏使令辄用手启通问恃公雅度阔略细
谨耳然亦皇恐不可言也
答虔人王正彦先生
辱教承起居佳胜沐馈遗重增感灼茗布领抹皆珍
物己捧领讫今日与家人辈游东禅及景德如相访
就彼亦可
与程德孺运使三首
近蒙专使至虔远致时服寝衣之餽寻附启布谢必
达比日起居佳胜眷爱各康健某候水过赣今方达
南康军约程四月末间到真州当遣儿子迈往宜兴
取行李某当泊船爪洲以待之不知德孺可因巡按
至常润相约同游金山否患难之余老兄弟复一相
聚旷世奇事也可不略喻及余万万自重
又
某此行本欲居淮浙间近得子由书苦劝来颍昌相
聚不忍违之已决徔此计溯汴至陈留出陆也今有
一状千漕司一坐船乞早为差下令且在常州岸下
候迈到彼乘来切望留意早早得之免滞留为幸懿
叔必常得信令子新先辈必已赴任未及书因家信
道区区
又
告为买杭州程奕笔百枚及越州纸二千幅常使及
展手者各半不罪不罪正辅知已到京非久上状次
乞因信致恳人
答清凉长老
昨辱佳颂见贶足为衰朽之光未缘面谢
答钱济明三首
人来领手教及二诗乃信北归灾退并获此佳宠幸
甚幸甚又知诗人穷而后工然诗语朗练无衰气如
季札者听亦有以知君之晚节也比日起居佳胜某
此去不住滞然风水难必期公闲居难以远涉湏某
到真遣人奉约与德孺同来金山乃幸也所怀未易
尽言并俟面陈唯万万自重
入
某得来书乃知廖明略复官参寥落发张嘉父春秋
博士皆一时庆幸独吾济明尚未何也想必在旦夕
因见参寥复服恨定慧钦老早化然彼视世梦幻安
以复为儿子迨道其化于寿州时甚奇特想必闻其
详乃知小人能害其衣服尔至于其不可坏者乃当
缘厄而愈胜尔旧有诗八首寄之已写付卓契顺临
发乃取而燔之盖亦知其必厄于此等也今录呈济
明可为写放旧居挂剑徐君之墓也钦诗乃极佳寻
本末获有法嗣否当为载之其语录中契顺又不知
安在矣吾济明刻舟求剑皆可笑也
又
居常之计本久定矣为子由书来苦劝归许以此胸
中殊未定待面议决之所示孙君宅子甚感其厚意
且为多谢上元令侄行见之矣王范二君处皆当力
言也刘道人若能同济明来会深所望未敢奉书且
为致此意
答廖明略二首
远去左右俯仰十年相与更此百罹非复人事置之
勿污笔墨可也所幸平安复见天日彼数子者何辜
独先朝露吾侪皆可庆宁复戚戚于既往哉公议皎
然荣辱竟安在其余梦幻去来何啻蚊虻之过目前
也矧公才学过人远甚虽欲忘世而世不我忘晚节
功名直恐不免尔老朽欲屏归田里犹或得见蜂蚁
之微寻以变灭终不足道区区仰念有以广公之意
者切欲启事上答冗迫不能就惟深亮之
又
衰陋之甚惟有归田杜门面壁更无余事示谕极过
当读之悚汗毗陵异政谣颂蔼然至今不忘为民除
秽以至万尾吴越户知之此非特儿子能言也圣主
明如日月行遂展庆众论如此目昏不能多书悚怍
不已
答孔毅夫二首
久不通问计识其无它北归所过皆公之旧迹或见
清诗以增感叹忽辱手书及子由家讯穷途一笑岂
易得哉比日起居佳安眷聚各康宁仙舟想非久到
阙某当老江淮间矣会合未期万万自重
入
中间常父倾逝不能一奉慰疏但荒徼一慨而已惭
负至今承谕子由不甚觉老闻公亦蔚然如昔不肖
虽皤然亦无苦恙刘器之乃是铁人但逝者数子百
身莫赎柰何江上微雨饮酒薄醉书不能谨
答苏伯固
辱书劳问愈厚实增感槩兼审尊体佳胜今日到金
山寺下虽极艰涩然尚可寸进则且乘大舟以便幼
累必不可前则固不可辞小艇也余生未知所归宿
且一切信任乘流得坎行止非我也离英州日已得
玉局敕感恩之外实荷余庇得来示又知少游乃至
如此某全躯得还非天幸而何但益痛少游无穷已
也同贬死去大半最可惜者范纯父及少游当为天
下惜之柰何柰何子由想已在巴陵得宫观指挥计
便沿流还颍昌某行无缘追及昨在途中风闻公下
痢想安复矣
答王幼安三首
索居八年未尝一通问每以惭负屡得许下儿侄书
云比来亲族或断往来唯幼安昆仲待遇加厚闻之
感激人来辱书累幅陈义慨然如接古人语信王谢
风气传之有自也老病强答不复成语不罪不罪
又
某初欲就食宜兴今得子由书苦劝归颍昌已决意
从之矣舟已至庐山下不久当获造谒未间冀若时
保啬
又
蒙示谕过重虽爱念如此然忧患之余未忘忧畏朋
友当思有以保全之者过实之誉愿为掩讳之也许
暂假大第幸甚幸甚非所敢望也得托庇偏庑谨不
敢薰污稍定居当求数亩荒隙结茅而老焉若未即
填沟壑及见伯仲功成而归为乡里房舍客伏腊相
劳问何乐如之余非面莫究
答胡道师
再过庐阜俯仰十九年陵谷草木皆失故态栖贤开
先之胜殆亡其半幻景虚妄理固当尔独山中道友
契好如昔道在世外良非虚语道师又不远数百里
负笈相徔秉烛相对恍若梦寐秋声宿云了然在吾
目中矣幸甚幸甚乍别远枉专使手书且审已还旧
隐起居胜常明日解舟愈远万万以时自重
与李公择
逆风数日为左右滞留而孤旅蒙幸多矣但以久别
得一见风度亦不复以别去为戚也比日伏惟起居
佳胜尔舟泛泛风浪声中此怀又费照遣矣古铁纳
上余万万善爱
与黄师是三首
北归江淮间蒙四遣人坠教且致家信非眷念特深
何以及此比日履兹畏暑起居清胜少御之除未满
公论但朝廷正欲君子在内耳行别展庆未间万万
若时自重家
又
子厚得雷闻之惊叹弥日海康地虽远无瘴疠舍弟
居之一年甚安秤望以此开譬太夫人也
又
人来两捧教赐具审起居康胜仲子之戚惟当日远
日忘想痛割肠何所及中年以后出涕能令目暗此
最可惜用鄙言慎勿出一滴也儿子之爱虽深比之
自爱其目岂不有间幸深念之余惟万万为国自重
与子由二首
子由弟得黄师是遣人赍来四月二十二日书喜知
近日安胜兄在真州与一家亦健行计南北居几变
矣遭值如此可叹可笑兄已决计从弟之言向居颍
昌行有日矣适值程德孺过金山往会之并一二亲
故皆在坐颇闻北方事有决不可往颍昌近地居者
今已决计居常州借
得一孙家宅极佳浙人相喜决不失所也更留真十
数日便渡江往常逾年行役且此休息恨不得老境
兄弟相聚此天也吾其如天何亦不知天果于兄弟
终不相聚乎士君子作事但只于省力处行此行不
遂相聚非本意甚省力避害也候到定叠一两月方
遣迈去注官迨去般家过则不离左右也葬地弟请
一面果决八郎妇可用吾无不用也更破十缗买地
何如留作葬事千万莫徇俗也林子中病伤寒十余
日便卒所获几何遗恨无穷哀哉兄万有一稍起之
命便具所苦疾状力辞之与迨过闭户治田养性而
已千万勿相念今托师是致此书
又
程德孺言弟令出银二百星见借兄度手下尚未湏
如此已辞之矣德孺兄弟意极佳感他感他数日热
甚舟中挥汗写此不及作诸侄书且伸意夫人晚年
且更慎护勿令小有疾副子孙意五郎妇更与照管
慰安之便令五郎般挈也八郎续亲极好但吾侪难
自言可托人与说今师是已除太仆少恐遂北行兄
不能见又恐来省毋苏州若见当令探其意也少留
真欲缉房缗令整齐也五娘七娘近皆得书与孙皆
安胡郎亦有书来甚安行见之矣
与冯祖仁三首
昨日奉辞瞻恋殊甚旦来孝履佳否先什辄已题跋
鹤鹿马三轴迫行不暇题谨同纳上祖仁方在疚更
不烦远出昨所云金山之行可罢也乍远保重
又
辱回教及蒙以岩砚法醑嘉蔬珍果等为饷已捧领
讫顾无以当之适苦嗽昏倦裁谢草草
又
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兼重非老朽所敢当藏
之巾笥以为光宠幸甚幸甚比日孝履何如到韶累
日疲于人事又苦河鱼之疾少留调理乃行益远愈
增瞻系也岁莫惟更节哀自重
与郭功甫二首
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经宿起居佳胜闲居致厚餽拜赐惭感只今上谒次
一面足矣幸不置酒
又
某今日私忌未敢上谒辱诗和呈为一笑青皮一斤
不以饷公则无与尝者矣
答孔毅父
日至阳长仁者履之百顺萃止病废掩关负暄独坐
醺然自得恨不同此佳味也呵呵诲谕过重乏人修
写乃以手简为谢悚息
答毕先辈
适辱从者临贶书教礼意兼重殆非不肖所堪书词
高妙伏读增叹病不能冠带遂不果见愧悚无地
与米元章九首
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关念独念吾元章迈往
𭰗云之气清雄绝世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
以洗我积岁瘴毒耶今真见之矣余无足云者
又
两日来疾有增无减虽迁闸外风气稍清但虚乏不
能食口殆不能言也儿子于何处得宝月观赋琅然
诵之老夫卧听之未半蹶然而起恨二十年相徔知
元章不尽若此赋当过古人不论今世也天下岂常
如我辈聩聩耶公不久当自有大名不劳我辈说也
若欲与公谈则实未能想当更后数日耶
又
某昨日归卧遂夜海外久无此热殆不能堪柳子厚
所谓意象非中国人也宗相遂弃世当为天下惜也
余非面莫究
又
某两日病不能动口亦不欲言但困卧耳承示太皇
草圣及谢帖皆不敢于病中草草题跋谨具驰纳俟
小愈也河水污浊下流薰蒸益病今日当迁往通济
亭泊虽不当远去左右且就快风活水一洗病滞稍
健当奉谈笑也
又
昨日诗发一笑耳慎勿刻石太师雄篇已领夹轴且
留下
又
数日不闻来音谓不我顾复渡江矣辱教即承起居
佳胜感慰倍常匆匆布谢
又
某昨日啖冷过度夜暴下旦复疲甚食黄耆粥甚美
卧阅四印奇古失病所在明日会食乞且罢需稍健
或雨过翛然时也印却纳
又
某食则胀不食则羸甚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饱蚊
子耳不知今夕云何度示及古文幸甚谢帖未敢轻
跋欲书数句了无意思正坐老谬耳眠食皆未佳无
缘遂东当续拜简
又
某一病几不相见今日始觉有丝毫之减然未能作
书也
与钱济明三首
一夜发热不可言齿间出血如蚯蚓者无数迨晓乃
止惫甚细察疾状专是热毒根源不浅当专用清凉
药巳令用人参麦门冬茯苓三味煮浓汁渴即少啜
之余药皆罢也庄生闻在宥天下未闻治天下也如
此而不愈则天也非吾过矣杨评事与一来亦佳到
此诸亲知所饷一无留者独拜蒸作之饷切望只此
而已
又
家有黄筌画龙拔起两山间阴威凛然旧作郡时以
祈雨有应今夕具香灯试祷之济明虽家居必不废
闵雨意可来燔一炷香否
又
蒙示谕昨日所得过矣思无邪吾子自有老拙何为
者神药希代之宝理贯幽明未敢轻议少留谛观俟
徔者见临乃面论也妙啜见分幸甚所问己得其端
通缓颊否不倦日烈见顾为望
与径山长老惟琳二首
卧病五十日日以增剧已颓然待尽矣两日始微有
生意亦未可必也适睡觉忽见剌字惊叹久之暑毒
如此岂耆年者出山旅次时耶不审比来眠食何如
某扶行不过数步亦不能久坐老师能相对卧谈少
顷即告晚凉更一访
又
岭南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起之忧岂非
命也夫然生死亦细故耳无足道者惟为佛为法为
众生自重
东坡续集卷第七
重刊明成化本东坡七集
下一篇